广告
广告
字:
关灯 护眼
耽美小说 > 汉末争鼎 > 第八十五章 初论政务

第八十五章 初论政务

“让农人种官田,二八分账?”</p>

“什么都不需要准备,出力即可?”</p>

毛玠喃喃自语,双眼愈来愈亮。</p>

诚然,王耀这个办法简直闻所未闻,但却蕴含无与伦比的吸引力。</p>

眼下各地赋税繁苛,农民就是种自家的地,到头来却是三成都拿不到。辛苦一年,最后收成只到手两成,种地的饿死,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,简直悲哀。</p>

种官田,而后二八分账,这不是有吸引力可以形容了,对于农人而言直接就是致命的诱惑。不用签奴契,以自由之身种官家</p>

田地,全家吃饱还有盈余……</p>

仿佛瞧见农夫喜极而泣,毛玠满面泛红,他忽然起身,朝王耀郑重行礼。</p>

“君以仁义服人,何人不服。”</p>

“然二八分账过于宽厚,以玠看来三七足以。过了吸引百姓这个阶段,还能降为四六分账。农人只出力,能得六成便已是隆恩,为宽仁大善之治也。”</p>

看着无比严肃的毛玠,王耀淡笑、摆手道:“王朝兴亡,百姓皆苦。”</p>

“耀不过行力所能及之事也。”</p>

见毛玠荀攸再次动容,王耀心中暗自叹息。王朝末年的平民实在太苦,每日勤勤恳恳,苟延于水深火热,却只是在供给公卿王侯们醉生梦死的生活。</p>

在这个扭曲的年代,他做不了太多,王耀只能叫自己不被阶级同化,叫自己治下成为一片庇护苍生的净土。</p>

他能做的,也只有这么多。</p>

不过说来,枣祗的屯田计策倒真是好用。自己刚刚所言,不过是将史上曹操那边的屯田制照搬复刻。而见毛玠这般振奋激动,王耀知道,答卷抄对了。</p>

“待冬日过去再做宣传,只怕要错过来年春耕。主家,事不宜迟啊!”</p>

见毛玠兴致勃勃,竟当场演算起所需费用来,王耀沉吟片刻,同意了即刻宣传的提议。</p>

一年之计在于春,并非开始行动就有收获,中间还有发酵传播的过程。家庭决议、路</p>

途久远,各种因素一来二去就是几个月。若耽搁春耕,就只能收一道秋耕之粮,于民生于发展都极为不利。</p>

冬季迁徙,困难主要在天寒地冻,食粮不足这一方面。不过想处理也不难,无非就是钱的事。在并州境内、沿途来路上设以帮扶点,布施米粥姜汤。</p>

除此,每隔一段距离搭建棚户,烤以篝火,供以迁入之人驱寒歇息。</p>

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,就是有些费事罢。当然这么做还有很多好处,例如让新子民感受到被重视、被关怀。不要认为这种好处微不足道。在这个时代,士能为知己者死,情能左右一切。</p>

百姓并非瞎子,他们能看清楚谁对他们好,也能因情而克己守份。</p>

史上三国鼎立,曹操后方从始至终一直都有叛乱,因为他常常屠城,早已恶贯满盈,反叛者才会一直得到支持。</p>

而刘备死后,诸葛亮七次北伐,为供应大军,蜀地民生何其凋零?</p>

诸葛亮再是贤相,再是大义,终究是频繁动兵,致使十室九空。百姓们送儿子上战场一去不归,送完大儿送二儿,就算丞相大公无私鞠躬尽瘁,民间也最多听令行事,但心中岂能没有怨言?</p>

之所以鲜有反叛……</p>

那全是念及刘皇叔的恩情啊!</p>

王耀不是曹操也不是刘备,他既愿杀伐果断,也愿收敛脾性,恩泽天下。</p>

推荐阅读: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(快穿) 解怨司[穿越] 我的手机能刷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