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广告
字:
关灯 护眼
耽美小说 > 大明世祖 > 第九十章 秦官(中秋快乐求月票)

第九十章 秦官(中秋快乐求月票)

“秦官?”赵承面露惊愕。</p>

“那可是藩国,你去那干嘛?”</p>

“都是当官,哪管什么大明和秦。”齐聪无所谓道:“再者说,秦王殿下是当今长子,也是大明。”</p>

说着,他一屁股坐下,振振有辞道:“咱们这样的秀才,在大明也不过是教书先生,想要做官还得去参加省试。”</p>

“那可不亚于乡试。”</p>

“而秦国那边,咱们这样的秀才就等于是举人,外来的和尚好念经,随便就赐予了官位。”</p>

“某是北江府嘉林县知县。”</p>

齐聪颇为得意道:“年禄五百石,还有千亩的食田,平日里还有一些孝敬,可以说是衣食无忧,威风的紧。”</p>

“那你怎么回琼州府了?”赵承艳羡的同时,心里也松了一口气。</p>

藩国的官再威风,也是下等官,官阶天然就比大明低一级。</p>

“多年不升反返家,故而归来看看,走亲访友嘛!”齐聪毫不犹豫道:</p>

“你赵承可是秀才,又是社学老师,在乡间名声大的很呢!”</p>

“哪里!”赵承哈哈一笑。</p>

二人又聊起了往事,不甚唏嘘。</p>

齐聪说起了自己的治下:“秦国有二十一府,虽说各府此起朝廷来说小了些,但也是千里大国。”</p>

“如我在的北江府,比国都以北二百里,有七县,分别是嘉林,超类、细江、善才、东岸、慈山、善誓,由于属于山区,人数倒是不多,只有五十来万。”</p>

“某治下的嘉林县也有八万余人,你说这与琼州府各县何如?”</p>

“倒是不相上下!”赵承如实道:“也是个好去处。”</p>

虽然人数少了些,但到底也是官啊。</p>

光宗耀祖!</p>

说着,炖鸡就熟了。</p>

说是一桌菜,其实只有一个炖鸡,一碟豆腐,一盘鱼,以及咸菜,野菜。</p>

而那鸡却是齐聪带来的。</p>

一家人望着一盆鸡,嘴巴里不知积蓄了多少口水,但却有客人在,不得不讲礼节。</p>

见此,齐聪心中一笑,扯下两个鸡腿给了小孩,然后又夹了几块肉给二老,这才道:</p>

“我与赵兄是相知好友,无需客气。”</p>

这下,气氛立马就轻松起来。</p>

一桌菜吃得干干净净。</p>

不过鸡却留下来一半,被放到井水中保存,不然的话凭借着琼州府的气候,一个时辰就坏了。</p>

二人坐在院中乘凉,这时候齐聪也不隐瞒了,认真道:“赵兄,俗话说得好,学得文武艺,卖货帝王家。”</p>

“这秦国,怎么也是朱家人,咱们去秦国致仕,也不算丢祖宗的颜面,而且朝廷也是鼓励的。”</p>

“你性格光明磊落,又较为耿直,一旦为官,必然是造福百姓。”</p>

说着,他站起身,直言道:“以兄的才能,秀才的功名,区区一知县岂不是手到擒来?”</p>

“秦国二十一府,一百八十九县,何无兄长施展才能之地?”</p>

“秦王待士甚厚,不吝啬钱财与我们这等乡党,我去了秦国,不到两天就见到了秦王殿下,然后观政三个月就去任知县,殿下怕我水土不服,甚至安排了御医伺候,又赐下三百银圆安家……”</p>

齐聪眼含热泪:“在河内,也就是秦都,藩廷就已经安排了宅院,奴仆,去了就能住下。”</p>

“赵兄有何犹豫的?难道要在社学教书一辈子吗?然后寻摸到一个天才学生继承遗志?”</p>

一番话,让赵承心动又沉默。</p>

良久,待其走后,赵承心事重重地睡下。</p>

妻子张二娘见此,只能趴在他胸口,道:“夫君想去秦国?”</p>

“我舍不得家里和父母。”</p>

赵承认真道。</p>

“夫君放心的去,家中有我。”</p>

张二娘轻声道:“男儿就应该有雄心壮志,我那妹妹嫁了个普通的书办,就见天的炫耀。”</p>

“你若是知县,日后升官了,将咱们一家人都带过去,省得过苦日子。”</p>

说着,她有些感伤道:“乡试在广州,夫君你屡试不第,非人之过,而是无良师益友,故而争不过那些广东的士子。”</p>

“与其这般,不如去秦国,占得了偌大的富贵,让大哥儿也能有个依靠,青出于蓝?”</p>

琼州府的文风,是苏东坡开创的。</p>

北宋一百多年间,不曾出一个进士,待到其被贬儋州后,热心教学,教出了第一个进士。</p>

就算如此,也太晚了。</p>

前明三百年间,只有区区六十四名进士,不说状元了,就连探花也不曾摸到,可以说是甚是寒酸。</p>

这其中固然有人口稀少的因素,但更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教育资源的稀缺。</p>

最简单的例子,朝廷新恩进士的时文(殿试文卷),不到半个月,江南就已经刊印了,被读书人争相购买。</p>

而琼州府呢?</p>

最快也得到一年后,有的时候甚至要等到某个乡党回家,顺便把时文带回来。</p>

要知道,那么致仕或者返乡的官员,都是顶级的读书人,他们的教书资源无以伦比。</p>

由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。</p>

教育资源差,导致进士少,做官的少,又让琼州教育资源得不到晋升。</p>

所以如果赵承去了秦国,当了一方大员,等他返乡的时候,带来的教育资源不比那些进士们差。</p>

再者说了,当了大官就有钱,自然就会请名师教导子孙,出人才的几率大增。</p>

听到关于子孙的话,赵承的心思立马就动了。</p>

翌日,赵老头为了孙子的事,要求儿子去当官:</p>

“秦王是皇帝的大儿子,那一国就是一省,也得听皇帝的话,你去当官不算辱没你。”</p>

“咱们赵家几辈子都没有出一个官老爷,你小子可得把握住。”</p>

旋即,赵承这才应下。</p>

而齐聪也没闲着,在琼州数县转悠,劝说那些名声不错的秀才们去当官。</p>

不过虽然琼州府一直有蛮夷之地的蔑称,但琼州却自认为化内之地,比秦国那样的藩国强太多。</p>

秦国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。</p>

所以他忙活了大半个月,也才劝到了三个人。</p>

一同联系后,匆忙坐船去往秦国。</p>

抵达河内城时,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,节次鳞比的房屋,几人都呆住了:</p>

这比琼州府城强太多,仅略次于广州,</p>

“河内有民三十万。”</p>

齐聪笑道:“交州府的驻军就有十来万,可谓是镇压四方。”</p>

“如今经过数年的改风易俗,秦国的样貌与大明一般无二。”</p>

推荐阅读: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(快穿) 解怨司[穿越] 我的手机能刷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