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广告
字:
关灯 护眼
耽美小说 > 大明世祖 > 第七十四章 洪灾

第七十四章 洪灾

第1094章洪灾</p>

王纯青至京城述职,刚回府歇脚,几家姻亲就跑过来了。</p>

而贾、薛、史三家则最为正式。</p>

贾家派来了幼子贾代善,薛家则是薛崇文,史家为史鼎。</p>

也是如此,王纯青倒是正式了些,换上了长袍。</p>

“拜见世伯!”</p>

几人拜下。</p>

“坐吧!咱们几家多年来的亲近,无需如此见外。”</p>

王纯青轻笑道,他首先看向了贾代善。</p>

如今贾家声势煊赫,贾代化为辽国相,牧守一方,是勋贵二代中的后起之秀,可谓是瞩目。</p>

许多人预料到,贾代化晋升侯爵指日可待。</p>

无论是圣眷,还是能力,贾代化也是数一数二的。</p>

也是如此,贾家的子爵之位,就由贾代善继承,一家双爵,在兄长的帮持下,其前途不可限量。</p>

“代善,如你举业如何了?”</p>

“年底秀才试,小侄不敢大话,只能说竭尽全力!”贾代善谦虚道。</p>

与自己的老哥,他从小也不是读书的料,自然而然也就准备武举,赢得战功晋爵。</p>

也是心里有一股傲气,他没有像部分勋贵子弟那样直接入演武堂,而是准备一步步参加武举考进去。</p>

恩荫和武举两个途经,但前途却迥然不同。</p>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和平较多,而战争较少,故而在朝廷上文官们普遍重视科举和功名,而武官们也是如此。</p>

甚至传出了非武举无法任边臣的话。</p>

其意思很明显,恩荫的武将们只能担任将领,像是总督将军一类的边疆要职,需要能力和文化水平,故而武举子弟就很合适了。</p>

勋贵们也审时度势,让子弟们尽量参加武举,赢得未来。</p>

“很好!”王纯青笑道:“贤侄有这份谦逊之心,何愁举业不成?”</p>

贾代善脸上露出一丝羞涩,与其大哥贾代化的厚脸皮简直是两种人,惹得王纯青为之一笑。</p>

随后,他目光又看向了史鼎。</p>

史鼐、史鼎兄弟在北海之战露出峥嵘,从而搏得了巨大功名。</p>

史鼐直接晋为伯爵,史鼎为子爵。</p>

其父本有一子爵,加起来的话,一门三爵。</p>

当然,爵位传递是有规矩的,宗人府允许过继子嗣,但只能在绝嗣的情况下进行。</p>

其本就有二子,爵位只能让两子继承。</p>

像这种多爵的情况,朝廷规定,勋贵们只能分发继承给后代,而不能全部兼得。</p>

因为这本就是分化勋贵势力之举,</p>

不然的话,有的选择不分,让一门兼五六个爵位,那还了得?</p>

换句话来说,史鼐自己是伯爵,就不能再继承一个子爵,除非是自己打下来的。</p>

所以史家这子爵,只能是孙子继承了。</p>

两个儿子,分一个子爵,到时候也是一场纠纷。</p>

薛崇文倒是三十几岁,浑身充满着读书人多气质,像文人而多于商人。</p>

但这也改变不了他皇商的身份。</p>

这些年来,王纯青坐镇察哈尔,薛家带领其余三家,做起了草原的买卖。</p>

每家一年能分润数万块。</p>

所以即使薛家地位较为低微,也不属于勋贵阶级,但仍旧被交好。</p>

“贤侄前来,倒不是单单问好吧?”</p>

王纯青对着薛崇文轻声道,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。</p>

薛家掌管的财富,比他们这些单纯的勋贵还要多,不得不让他谨慎。</p>

同样因为离开察哈尔,草原的生意也不可避免的将要下滑,毕竟继任的总督也得为家族做生意,人走了屁股可不能留下。</p>

“世伯明见!”薛崇文淡淡笑道:“如今草原的生意已然上了正轨,就算是影响,也不过短了一半罢了,倒也能勉强支应。”</p>

听到这话,史鼎等人心里滴血。</p>

收入直接缩减一半,这谁受得了?</p>

对此,王纯青也同样难受。</p>

但没办法,这就是现实。</p>

在大明朝做生意,县乡里的靠山是秀才举人等士绅,省府跨县等买卖,就必须要仰仗地方大员,或者勋贵们了。</p>

尤其是长途生意,没有一定的背景,根本就做不了。</p>

就算是皇商,也只能应付那些地方上的地痞无赖,以及衙门,对于商业的竞争,则帮助不大。</p>

所以垄断生意则是最好做的,离去开矿,茶业等。</p>

薛崇文维持的这条商路,因为王纯青担任副总兵,再到总兵,总督,所以那些部落贵族们自然是尊敬有加,照顾性地低价出售货物,往往比市价低上一两成。</p>

也是如此,四家每年才能有如此庞大的利润,不然的话,一年分个几千块也没多大意思。</p>

见到几人表情变化,就连身为总督的王纯青也是色变,薛崇文心头一喜,默不作声。</p>

不遇到一些困境,还真不把我薛家放在眼里。</p>

“贤侄,可有其他方法?”</p>

王纯青沉声道。</p>

一旁的史鼎则是不耐烦道:“府中的花销已经是定好了的,这要是少了一半该如何?”</p>

“薛兄,你可是皇商,应该还有法子吧!”</p>

“如今之见,最好的商路是东北的黑龙江。”</p>

薛崇文沉声道:“听说捕鲸业大起,但凡是有船的商家都会出海进行捕鲸,一头就有数千块的利润。”</p>

“咱们随后无船,但咱们有渠道有背景,赚钱岂不等闲?”</p>

“薛兄,咱们要投入多少钱?”</p>

贾代善倒是冷静,他直接戳破道。</p>

“世伯,史兄,贾兄,如今一艘千料大船,只需要三千块,若是买现船,两千块就够了。”</p>

“所以咱们一家投一万块,就能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商队,从而大赚。”</p>

薛崇文激情演讲道:“鲸鱼皮为铠甲,鱼肉可以吃,鱼油可以做成蜡烛,鲸须可为弓弩的弦,如果是运气好的话,还有龙涎香……”</p>

“别人赚几千块,咱们一头就能赚一万块。”</p>

“就连宫廷中都在用鲸烛呢!”</p>

几人被说的神思恍惚,而王纯青到底年岁大,冷静许多。</p>

他明白一个现实的道理:四大家族在海上可没有关系和人脉。</p>

换句话来说,背景什么的完全无法利用,只能凭借着技术和能力来捕捞鲸鱼。</p>

如此情况下,利润就不会稳定。</p>

不稳定的买卖,他心里即可七上八下的。</p>

不过作为将领,这点胆子他还是有的:“贤侄,不过就一万块,放心去做。”</p>

推荐阅读: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(快穿) 解怨司[穿越] 我的手机能刷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