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广告
字:
关灯 护眼
耽美小说 > 大明世祖 > 第六十一章 辽泽

第六十一章 辽泽

除非大规模的迁徙上百万民众,才能让辽宁的粮产粮更上一层楼。</p>

“辽泽,诸位听说过吗?”</p>

宦官忽然道。</p>

“辽泽,方圆数百里沼泽之地,正是辽河套所在,崎岖难行。”</p>

孙嘉绩忙道。</p>

“没错,就是那里!”</p>

宦官沉声道:“若是将那里开发完毕,岂不就是上万顷的良田?”</p>

辽泽,辽河套所在,是辽西走廊通向沈阳的通道,无论怎么都要经过此地。</p>

可以说,辽河比黄河更适合为天险。</p>

当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,号称百万,部队庞大,但是在渡过辽水前,由于不能登岸,损失很大,几员将领接连阵亡。</p>

唐灭高句丽后收复辽东,但是对辽东控制力仍然不强,这有人口的原因,也有辽泽的阻隔作用。</p>

后来东北面的渤海崛起,与唐朝的营州隔着辽泽对峙。</p>

到了明朝,辽东辽西都在统一的中原文明的控制之下。辽泽成了隔绝北面蒙古人的天然屏障,被放在了长城之外。</p>

所以,天启、崇祯年间,失去了沈阳后,如果广宁在明朝手中,相当于守住了辽泽南部通道的西出口,后金想进入辽西除非绕道蒙古。</p>

但是努尔哈赤一鼓作气拿下广宁,辽泽已经不再成为阻碍,关外的局势一下就不利于明朝了。</p>

如果说守江必守淮,那么想守住山海关,辽西走廊,那么就必须守住辽泽。</p>

这辽泽,已经是阻碍朝廷开发辽东的重要绊脚石。</p>

“天使在说笑吧!”孙嘉绩面色不悦:“辽泽方圆数百里,崎岖难行,非数十万众才能变泽为田,不然的话只能在梦中实现了。”</p>

“就算如此,到时候这些百姓,怕是得死伤过半。”</p>

“到时候辽省可是会饿死一大片了。”</p>

“那巡抚言语,开垦</p>

辽泽要多少年?”</p>

宦官仍道。</p>

“非三五十年不可。”</p>

孙嘉绩认真道:“数代人持之以恒,不惜代价的话,可得数万顷良田,到时即使咱们东北一年一收,苦寒难耐,但也是变成了东北江南。”</p>

“哈哈哈!”宦官则站起身:“什么参天大树,什么野兽,在铁牛面前不堪一击。”</p>

“只要万具,不,千具铁牛,辽泽数年就能开垦。”</p>

“到时候辽省内大大小小的沼泽,也会尽数开拓。”</p>

“辽宁省到时候将会成为北京真正的粮仓。”</p>

众人大惊失色。</p>

这是何等的妄言。</p>

不过,待他们见到铁牛轻易地就推倒那数丈高的大树后,立马就惊为天人。</p>

那让人畏惧的沟壑,其踏之如平地。</p>

更别提排干整个沼泽的沟渠,半天时间就能挖出数里地。</p>

孙嘉绩大喜:“由此铁牛,何愁不成?”</p>

这般,辽省上下开放仿制这吃柴火的铁牛,准备大干一场。</p>

省衙更是拿出十万块银圆,让抚顺的铁场进行仿制千头铁牛。</p>

一时间,抚顺铁场大地震。</p>

“没想到儿子竟然说的是真的,遵化的铁场已经到了瓶颈,抚顺铁场正是好机会!”</p>

万孜良嘀咕着,与众多的铁场匠人一起研究这铁牛。</p>

吃的木柴,煤炭,竟然就能动了,简直是天下奇闻。</p>

“我说,这铁牛,吃的是木头,放出来的就是气,祖宗从来没说过。”</p>

一个铁匠摇摇头,满脸的震惊:“昔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,怕也是如此。”</p>

“胡说,诸葛亮那木牛流马不吃啥玩意,轻松就能走,背的东西可没这铁牛多。”</p>

另一个铁匠则嚷嚷道,满脸振奋。</p>

其他的工匠也莫如此。</p>

盖因为自古以来,敝帚自珍的情况一直都有,如今朝廷大方的公布出来,倒是奇怪了。</p>

这时,负责铁牛的工匠则昂首道:“别小看这铁牛,铁轨上日后跑动的,就是铁牛来带动,不需要马来拉了。”</p>

这下,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。</p>

万孜良低声问了下手底下的匠人,得知能仿制后,这才松了口气。</p>

“我万氏铁场可以做。”</p>

此话一处,其他各铁场也纷纷响应。</p>

虽然抚顺的铁场不及遵化,但到底是历史悠久的铁矿之地,大小铁场数十家。</p>

负责此事的文官露出一丝笑容:“此事诸位应下倒是简单了,但时间却只有三个月。”</p>

“九月前,必须到手。”</p>

这番话,众匠人脸色大变。</p>

这铁牛虽然结构复杂,但几个工匠敲敲打打,个把月还能造出来,但三个月,一千具铁牛,这不是要命吗?</p>

这时候,一名仪表秀美的宦官走了过来,面对嘈杂的环境,他眉头一皱:</p>

“吵什么,巡抚这般要求,自然是有道理的。”</p>

“这位内官,实非我等喧闹,实在是这事不好完成啊!”</p>

万孜良是皇商出身,对于宦官倒是不怕,旋即挺身而出。</p>

“寻常的熟匠带着两三个学徒,一个月才能造这铁牛一台,一千台对我等来说,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。”</p>

郑如意盯着铁牛看了一眼,然后拍了拍,咚咚作响。</p>

他转了几圈,心中泛起了思量。</p>

他抵达辽东,可是专门督促辽泽的开发,这事可不能耽搁。</p>

“拼装尔等可懂?”</p>

郑如意得意道:“将这铁牛的尺寸大小都记下,然后尔等分配下去,有的坐轮轴,有的做犁耙,有的分铁壳……”</p>

“这般用模具,大小一致的情况下,拼起来岂不块?”</p>

众匠人纷纷恍然,然后就是赞叹。</p>

而万孜良则看明白,这宦官来自于内书堂,学问超出常人。</p>

内书堂极其严格,不亚于苦读的进士,甚至皇帝亲自出题,如崇祯以“事君能致其身”为题,太监郑之惠、曹化淳两人中式。</p>

一如文官非翰林无以至内阁,而宦官则是非内书堂而无至司礼监。</p>

宦官的通天大道:司礼监内书房文书官、随堂太监、秉笔太监、掌印太监,与翰林一样,只要一步步熬下来,就是权力可期。</p>

而终明一世,权宦多为内书堂所出,而像是冯保、王岳、徐智、范亨、怀恩、覃昌,曹化淳等等有贤名更多。</p>

甚至魏忠贤,也是出自内书堂。</p>

读过书的宦官,多明事理,不偏激。</p>

.</p>

推荐阅读: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(快穿) 解怨司[穿越] 我的手机能刷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