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晓隐隐有些期待。</p>
周围的社员们好奇,到底是谁给苏晓写信。</p>
都催促苏晓把信打开。</p>
苏晓也不扭捏,当着大家的面把信给打开。</p>
大队里上了年纪的人们,基本都不认识字。</p>
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看热闹,将脑袋凑过去,看苏晓的信。</p>
牛婶子“哎哟”一声:“苏晓侄女,你这信上咋的还有个红印子呢。”</p>
苏晓快速扫完信上的内容,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。</p>
苏晓:“婶子,这不是红印子,这是省里公社的公章。”</p>
省里公社?</p>
牛婶子瞪大眼睛:“你犯啥事了?省里的公社居然给你写信。”</p>
苏晓笑着解释:“我之前想了个用竹编挣钱的法子,写信问省里的公社,能不能帮忙</p>
打通销路,他们那边同意了。”</p>
牛婶子不懂什么是竹编。</p>
但是她听懂了挣钱两个字。</p>
牛婶子:“挣钱?带我们不?”</p>
苏母得意:“我闺女多心善的一个人啊,当然要带你们一起赚钱。”</p>
“大家挣不到钱了,跟她可没关系,但她还是替大家发愁。”</p>
“没日没夜的给省里写信,学竹编。邮票都花了好几块钱,手也编的全是水泡。省里那边这才被我闺女打动,愿意帮咱们。”</p>
苏晓听到苏母将她描述的这么幸苦,有些汗颜。</p>
她其实也就是用空闲时间,忙活了一下而已。</p>
但是在苏母眼里,她闺女真的就是这么幸苦。</p>
苏母这话一出,社员们顿时用敬佩的眼神看向苏晓。</p>
王大娘更是眼眶都红了,拉着苏晓的手直说谢谢。</p>
不过什么是竹编,很多社员还不太明白。</p>
苏晓跟大家解释。</p>
当社员们知道,他们编的小篮子、背篓那些就是竹编后。</p>
有些社员表示怀疑,那玩意能赚钱吗?</p>
事成之前,苏晓也不好把话说太满。</p>
苏晓:“能不能赚钱,咱们得试试才知道。”</p>
“省里那边让我们先做一批过去,他们先卖着试试看。要是好卖的话,咱们就可以大批量卖了。”</p>
社员们面面相觑。</p>
还得先做一批试试?</p>
那要是卖不掉,不就白做了吗?</p>
当下就有些社员觉得这事不靠谱,不吭声了。</p>
苏晓也不强求。</p>
表示愿意做的人可以到她这里先报名,她手把手教大家竹编。</p>
蔡娟第一个站出来报名,然后就被谢永红教训了一顿。</p>
谢永红压低声音骂道:“你这孩子脑子进水了?”</p>
“明摆着赚不了钱的事,你还凑上去。有这功夫,都能把自留地的土翻一遍了。”</p>
说完,谢永红重重的叹了一口气:“这苏家果然不行了!”</p>
虽然大部分人觉得不靠谱。</p>
但还是有些社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去苏晓那里报名。</p>
就连刚才跟苏千雪说话的那个社员,也跑去苏晓那里报名了。</p>
留下话说到一半被打断的苏千雪站在原地,脸色难看。</p>
这个苏晓,就是故意的。</p>
见自己要出风头了,用什么竹编抢大家的视线。</p>
苏千雪一想到苏晓居然想用竹编赚钱,就眉头一皱</p>
她好不容易说服邓师傅,让邓师傅把自己的雕刻手艺交出来。</p>
让他们大队发展工艺品经济。</p>
反正到时候邓师傅在文艺交流会上崭露头角之后,会有很多国手联系上他。</p>
随便拎出一个人的关系来,木雕工艺品就不愁销路。</p>
没想到,自己刚决定要做木雕,苏晓就要做竹编。</p>
苏晓什么时候偷了自己的想法?</p>
真是不要脸。</p>
苏千雪深吸了一口气,突然一笑</p>
苏晓要做就做吧。</p>
没有人脉,光靠省里公社那些外行人,她肯定会失败。</p>
而她的失败,会衬托得自己的成功更加耀眼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