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王春丽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对象,年龄也摆在那里。</p>
王家怕再拖下去,只能找二婚头的,就把王春丽给嫁过去了。</p>
苏晓听到这事的时候,翻了个白眼。</p>
这个王春丽也是够奇葩的。</p>
之前都快结婚了,还跑到她大哥面前,说些有些的没的。</p>
......</p>
谭木匠心疼苏晓每次做竹编,都被寮得满手泡。</p>
特意去供销社,花高价买了双最好的手套。</p>
这样苏晓带着手套做竹编,就不怕手起泡了。</p>
苏晓除了戴手套,每天晚上睡觉前,也会从空间里拿护手霜出来擦手。</p>
毕竟是小姑娘,谁不喜欢自己的手白白嫩嫩的呢。</p>
苏晓学了一段时间的竹编之后。</p>
不仅能编竹篮、背篓之类的日用品,还学会了编各种手工艺品。</p>
比如小兔子摆件之类的,一</p>
看就很招人喜欢。</p>
就连苏母都觉得好看,摆了好几个在自己屋子里。</p>
苏学越学竹编,越对这些东西的销路有信心。</p>
因此苏晓这段时间,也没有忘记给省城的领导写信。</p>
苏晓先写了一封。</p>
对方不回,苏晓就继续写。</p>
苏晓每隔两天,就会给省城那边的公社写一封信。</p>
并且让二哥去镇上的时候替她留意,省城那边有没有回信。</p>
就这样过了十多天,苏学耀还真的给苏晓带了一封信回来。</p>
苏晓满怀期待的将信给拆开,结果发现是省城那边的拒绝信。</p>
省城那边不仅拒绝了苏晓的提议。</p>
还告诉她这事为什么不行,让她不要白费力气了。</p>
苏学耀见小妹被拒绝了,本来还想安慰。</p>
实在不行,他在黑市支个摊,替小妹卖这些竹编品。</p>
没想到苏晓不仅没有泄气,反而更由干劲了。</p>
省城那边为什么拒绝?</p>
说明他们至少考虑过了啊。</p>
于是苏晓继续写信。</p>
她针对省城那边觉得不行的问题,想出了解决办法,然后再次寄信。</p>
这样一来二去,天气开始回暖了。</p>
自留地里的第一批菜芽已经长出来了,大队上的人也开始上工了。</p>
上工之余,社员们还在坚持种豆芽。</p>
苏母他们也去上工了。</p>
苏晓也跟着去了一天。</p>
没有干重活,而是跟着大队的那些小孩捡石子,割猪草。</p>
忙活了一整天,挣了三个公分。</p>
当晚苏晓觉得有些累,没想到第二天直接下不了床了。</p>
这可把苏母他们吓了一跳。</p>
怕苏晓好不容易才养好的身子,又亏损了。</p>
因此苏母他们说什么也不肯让苏晓再去上工了。</p>
苏晓不能去上工,就接手了家里的家务活。</p>
春耕关系着大队未来一年的收成,社员们在地里忙得连轴转。</p>
苏晓就每天把中午饭做好,给苏母他们送到地里去。</p>
苏晓这天给苏母他们送饭的时候,赵叔和大队长正好拉着牛车回来。</p>
大队长他们今天去给省城送豆芽。</p>
先用牛车把豆芽拉到镇上,跟省城那边接应的人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</p>
然后再由大队长把钱带回来,分给大队社员们。</p>
大队长一回来,大家立马放下劳动工具,围了上去。</p>
谢永红伸着脖子问道:“怎么样,今天收了多少钱。现在可不是冬天,大家整天没事干。”</p>
“我们可是一边劳动,挤时间出来种豆芽的,省城那边又不差钱,怎么的也得给我们提一下价吧?”</p>
周围的社员听谢永红这样一说,觉得有道理。</p>
苏千雪她妈王春凤一脸怀疑:“大队长,省城那边真没提价?该不会是......”</p>
王春凤看向大队长的表情不明。</p>
明摆着是在怀疑,省城那边是提了价的,不过大队长把私吞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