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嬷嬷这才慢吞吞的现身,她透过门缝,抬眼看向太后:“太后娘娘息怒……奴才其实是淮王的人。老奴的家人,都被淮王捏在手里……老奴不得不听从淮王的吩咐办事。还请太后,不要让老奴为难。”</p>
太后的脸色难看至极:“你居然也是淮王的人?”</p>
“当年要不是哀家,你早就死了?你这个不知感恩,忘恩负义的狗东西。”</p>
赵嬷嬷忍不住低声嘲讽道:“说起来,当年真正救我的人,是静太妃……太后娘娘,你是不是忘了,还是静太妃出声,恳求你,让你救我的?”</p>
太后的心,猛然一沉。</p>
那些被尘封的久远记忆,顿时犹如浪潮般,席卷上来。</p>
她的脸色渐渐的暗沉下来,双腿突然无力,狠狠的跌跪在地。</p>
沈眉看着太后的神色,她眸光微闪。</p>
她顿时乘胜追击,询问赵嬷嬷:“赵嬷嬷,你也认识静太妃?”</p>
赵嬷嬷点了点头,她眼睛微微泛红,眼里满是追思:“静太妃其实是一个特别温柔,特别善良的一个人。”</p>
“她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,还是朋友,抑或在伺候她的奴仆,她都特别的温和亲切。奴才虽然从来都没在她身边伺候过,但每次见了她,她都会冲着奴才温柔的笑。”</p>
她不过是一个奴才,她可是宫中尊贵的主子,但在她面前,静太妃几乎没什么主子的架子。</p>
静太妃亲切的,曾经让她一度以为,自己是她的朋友密友。</p>
就是这样好的人,却红颜薄命,早早去世。</p>
每每想起静太妃,赵嬷嬷都无比的痛心。</p>
太后听着赵嬷嬷的对静太妃的追思,她不由得嘲弄的笑了一声:“原来,她的伪善,居然影响了这么多人啊。”</p>
赵嬷嬷一怔,她皱眉看向太后: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什么伪善?”</p>
“太后娘娘,明明是你心胸狭隘,容不得静太妃这样完美的人,你到了现在,还在这样刻意的抹黑她?当年,明明先皇对淮王更加的倚重,那时候淮王登基为帝的呼声,也是特别的高……一度高过了皇上。”</p>
“要不是后来,静太妃不知为何,突然惹怒了先皇,失了先皇的宠爱,说不定淮王早就登基为帝,成为现在的天子了。”</p>
太后忍不住仰头,哈哈大笑起来。</p>
她笑的眼泪,忍不住从眼角滑落……她满心都是悲戚:“哀家刻意抹黑她?赵嬷嬷,难道在你眼里,哀家真的是歹毒冷血的人?你跟了哀家多年,你扪心自问,哀家有羞辱你,刁难你,践踏你的时候吗?”</p>
赵嬷嬷一怔,她下意识的辩驳:“你之所以这样善待奴才,还不是因为静太妃的缘故……”</p>
太后嗤笑一声,眼底满是讥讽:“你都说,哀家与静太妃参杂着很多的恩怨了,哀家应该是恨着她的。那哀家如何能为了她,而来善待你?”</p>
“赵嬷嬷,你不觉得,自相矛盾吗?”</p>
赵嬷嬷顿时被堵得垭口无语,她怔愣的看着太后,一时间思绪有些乱。</p>
太后满心都是凄楚,她苦涩一笑。</p>
“没想到我们相处这些年,居然丝毫没有让你感念过哀家的恩德。你将所有的一切,都归功于静太妃,呵,实在是可笑啊。”</p>
“当年的事情,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一开始,确实是静太妃先出口,求哀家,让哀家救的你。可这其中的内情,你真的了解吗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