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。</p>
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。</p>
“若是不派兵支援,以镇东军留下的部署,是否能挡住高句骊军的攻势?”兵部侍郎节述开口提出了假设。</p>
乐倾当即摇头道:“绝无可能!”</p>
“高句骊士兵骁勇善战,人数众多,此次更是找准了我们的薄弱期,恐怕来势汹汹,仅凭留守的镇东军坚持个月余还可以,若是长久必定损兵折将!”</p>
兵部尚书剧忠也是点头道:“没错,留守的镇东军不足以长时间的抵抗高句骊军,而且我们刚刚打退北戎蛮夷圣族,如今国库空虚,兵力严重不足……”</p>
燕皇也是陷入到了困局之中,他的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文臣道:“诸位爱卿,可有良策?”</p>
一时之间。</p>
竟然没有一个人起身回答……</p>
燕皇的目光一沉,又是看向了诸多武将大臣道:“诸位爱卿,谁可破敌?”</p>
依旧没有人起身回答。</p>
朝堂之上,一下子安静了下来。</p>
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敢出来独当一面…...</p>
这时。</p>
燕皇的目光再度看向了姬洛道:“太子,如今你已经是监国太子,更是镇国大将军,此次高句骊大军来犯,可有良策?”</p>
姬洛略微沉吟了一下,点头道:“父皇,儿臣倒是有一个想法!”</p>
“你说。”</p>
姬洛看向了乐倾,见其也是点头露出聆听之意道:“儿臣可以举荐一个人。”</p>
“此人乃是儿臣在赶赴封蛮关的路上所遇,若不是他组织流民挡住了临北城的北戎军,儿臣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能拿下封蛮关!”</p>
哦?</p>
燕皇来了兴趣,问道:“此人是谁?”</p>
姬洛当即开口道:“秦国齐氏人,当代大儒岚未颜的关门弟子齐一帆!”</p>
“秦国人?”燕皇神色一动。</p>
兵部尚书剧忠则是立马否决道:“陛下,不可,万万不可啊!”</p>
“秦国人怎可在我燕国领军打仗,万一他是图谋不轨之辈,岂不是要陷我大燕于危难之中?”</p>
“没错!”刑部尚书左英也是开口,直摇头道: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!”</p>
“以我们如今的状况,一场败仗都吃不起了!”</p>
“绝不能将兵权交到一个异国人的手中!”</p>
“是的!”</p>
“对!”</p>
“不能这样!”</p>
……</p>
顿时在场的所有文武大臣皆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。</p>
燕皇揉了揉眉心,不由得想到:这群狗东西,咬别人没胆量,可咬自己人是真厉害啊!</p>
乐倾犹豫了一下,问道:“他果真能破高句骊大军?”</p>
姬洛露出自信之色道:“若他做不到,这世间也就没人能做到了!”</p>
燕皇也是露出诧异之色道:“洛儿,你竟如此相信此人?”</p>
姬洛点点头,毫不忌讳的道:“此人是儿臣生平仅见,具有大智慧,大谋略之人!”</p>
“若非有他,北戎蛮夷圣族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让我们打退,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!”</p>
此话一出。</p>
满朝文武官员纷纷露出敌视之意。</p>
姬洛却是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大臣道:“我燕国的改革,不仅仅是燕人的改革,而是整个北地的改革!”</p>
“北地之人从没有歧视之心,故而我希望各位能够端正一个态度,看明白一个现实!”</p>
“齐国之所以强大,那是有稷下学院广收北地天骄学子,他们的朝堂可都是齐人掌握大权?”</p>
“秦国变法,凡是有能者居之,各路异士纷纷来投,可有非秦国人不能领兵,不能做官之说?”</p>
“韩国变法最早,更是懂得唯才是用的道理,他们的国土面积最小,可却依旧屹立于北地七雄之间,诸位以为他们凭借的只是韩人吗?”</p>
“可笑!”</p>
“简直太可笑了!”</p>
“如今,我们燕国居然一个他国之能臣都没有,这说明了一个事实!”</p>
“那就是我们燕国迂腐,燕人善妒,只会窝里横,一旦对外,就跟老鼠见了猫般,简直可笑至极!”</p>
姬洛的一番话说得毫不留情,让当场的文武大臣哑口无言,脸色纷纷大变,一时之间别提多难看了。</p>
燕皇轻轻点头,表示很认同这个说法。</p>
“好!”</p>
“那就依太子之提议,命齐一帆为灭虏将军,即刻带领……”</p>
燕皇说到这里,不由得眉头皱了起来。</p>
没兵可带了啊!</p>
姬洛适时的开口提醒道:“父皇,儿臣的新军已经成型了!”</p>
“而且此次北戎蛮夷俘虏众多,儿臣建议以戎制高,到时候封蛮关的俘虏会汇合新军东进,支援辽东郡!”</p>
燕皇双眼一亮,露出满意之色。</p>
礼部尚书李慕白当即拍了一下大腿感叹道:“妙,此计甚妙!”</p>
乐倾也是点头,十分赞赏的看着姬洛道:“此次为了以防万一,就让乐云也跟着一起去吧!”</p>
姬洛点点头,笑着道:“大将军不说,我也会提出这个建议的,乐云带兵,齐一帆统筹协作,必定能够大破高句骊军!”</p>
“好!”</p>
燕皇直接一锤定音道:“那朕就静等你们的好消息了!”</p>
……..</p>